国家二级精神卫生专科医院
门诊预约电话
400-993-7120
关注我们
微信订阅号
新浪微博
心理健康
日照康颐心理医院 > 健康园地 > 心理健康 >

迈出精神心理疾病康复的第一步:释放心理负担,消除“病耻感”

2025-02-17 13:55:54 来源:日照康颐心理医院

 

   在当今社会,精神心理疾病已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。然而,相较于身体疾病,精神心理疾病通常伴随着更为严重的“病耻感”。这种耻感不仅让患者难以开口,更可能成为他们康复途中的巨大阻碍。所以,破除“病耻感”对于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康复极其重要。

  Part 1病耻感是什么?

  病耻感,简而言之,是一种因患病而产生的自卑、羞愧和惧怕被社会排斥的心理感受。对于精神疾病患者来说,这种感受尤为强烈。

  他们或许因担忧被贴上“疯子”、“精神病”相关标签,从而选择隐瞒病情,乃至拒绝接受诊断与治疗。病耻感不但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,还可能妨碍他们寻求专业援助和社会支持。

  Part 2 病耻感的来源

  1. 社会偏见与歧视

  长期以来,社会对精神心理疾病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,导致患者遭受歧视和排斥。这种社会环境使患者感到自己与他人不同,从而产生羞耻感。

  2. 家庭教育与认知

  一些家庭在面对孩子或亲人的精神心理问题时,缺乏正确的认知和应对方法,甚至可能进行指责或忽视,这进一步加剧了患者的羞耻感。

  3. 自我认知与心理防御

  患者在面对自身精神心理问题时,常常会产生自我否定和逃避等心理反应,这种心理防御机制也是病耻感形成的重要因素。

  病耻感的危害

  病耻感不仅给患者带来巨大的心理压力,影响其社交、学习和工作能力,还可能导致病情恶化,增加复发的风险。更为严重的是,病耻感可能使患者失去治疗的信心,拒绝就医,从而错过最佳治疗时机。

  病耻感对精神疾病患者的影响

  病耻感对精神心理疾病患者的影响是多方面的。它不仅会导致患者出现焦虑、抑郁、沮丧等消极情绪,还可能引发自我怀疑,影响工作和学习的效率。

  此外,病耻感可能使患者行为退缩,不愿参与社交活动,导致人际关系紧张。

  更为严重的是,病耻感可能使患者隐瞒病情、自行停药、拒绝就医,从而阻碍疾病的康复进程。

  打破“病耻感”的重要性

  打破“病耻感”对于精神心理疾病的康复至关重要。

  首先,它有助于患者正视自身病情,积极寻求治疗。当患者能够放下心理负担,不再因病情感到羞愧或自责时,他们更愿意主动寻求专业帮助,从而加快康复进程。

  其次,打破“病耻感”有助于减少社会对精神心理疾病的误解和偏见。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了解精神心理疾病,社会的包容性和理解力将提升,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友好的康复环境。

  最后,打破“病耻感”有助于增强患者的社会适应能力。当患者能够克服心理障碍,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时,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交能力将增强,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。

  打破“病耻感”的建议

  以下是一些建议,旨在帮助患者及其家人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,打破这一障碍:

  1. 加强科普宣传,提升公众认知:通过媒体、网络等途径,广泛传播精神心理疾病的相关知识,提升公众对这类疾病的认知和理解。这有助于消除社会偏见和歧视,为患者创造一个更加包容和支持的社会环境。

  2. 家庭的支持与理解:家庭成员应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与支持,理解其痛苦和困惑。避免指责与忽视,积极与患者交流,共同应对问题。同时,家庭成员应主动学习相关知识,以更好地理解并支持患者。

  3. 自我接纳和成长:患者应学会自我接纳,认识到自己的价值不会因疾病而降低。通过心理咨询等途径,增强自我认知,提升自信心。同时,积极参与社会活动,拓展社交范围,逐步融入正常生活。

  4. 专业治疗与康复:及时向专业医生求助,制定个性化的治疗计划。遵循医嘱,按时用药,定期复查。同时,参与康复训练,提升生活质量,促进身心全面康复。

  结语

  精神心理疾病并不可怕,精神心理疾病患者并非“疯子”。全社会应普及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知识,增进人们对精神心理疾病的了解,对患者多一些理解和同情,消除偏见和歧视,最终帮助精神心理疾病患者摆脱“病耻感”!

版权所有 日照康颐心理医院 地址:日照市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路519号 交通指南>>
电话:400-993-7120
院长信箱:rizhaoky@aliyun.com 备案号:鲁ICP备2023017553号-1